|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把刀,走你家门前抄一抄,吃橘子还是吃香蕉?”这是今南京人耳熟能详的城门童谣。当年明太祖建造的京城(今南京老城区)十三座城门有四座保留至今,清代开辟的三座城门也有一座保留到了现在。但大家熟悉的钟阜路,按照城市道路命名的规则,面对的应该是钟阜门遗址。然而,钟阜路面对的却是被称为“小北门”(又称四扇便门)遗址,这不仅仅是民间的误传,而是从清朝后期就开始的一个讹错。
钟阜门曾被误称为“小东门”
众所周知,明代城墙建有十三座城门,其中两座是面朝东面的。一座是朝阳门(今中山门),另一座就是钟阜门了。早在1366年(元至正二十六年)修筑明城墙时,钟阜门被称为“东门”,也可能是暂用名吧,只延续了十几年,这个唯一单名的城门,于1378年(洪武十一年)12月丁巳的一天,朱元璋下旨将“东门”改为“钟阜门”。为什么要改为“钟阜”呢?钟山又称钟阜,正好与“东门”隔川相望,又与仪凤门(朝西)背背相依,有龙凤呈祥之意。《南京城墙志》记载:“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十二月丁巳,以京城东门为钟阜门。”当年的钟阜门作为京城十三座城门之一,地位可不低呢,与其他十二座城门一样,值守城门的主官皆正六品。这在《南京城墙志》中已有明确记载:“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二月癸未,置南京:正阳、通济、聚宝、三山、石城、清江、定淮、仪凤、钟阜、金川、神策、太平、朝阳13门,每门六员,秩正六品。”
但随着京城的北迁,作为“南都”的南京有的城门出现了人流稀疏的状况,为了减少开支,据《南京城墙志》记载:“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闰十一月癸亥,关闭南京城门钟阜、清江二门。”所谓的“关闭”即堵塞的意思,就是用砖块、泥浆封闭,不再通行了。
这一封就封了三百多年,查阅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由法国人P.L盖拉蒂绘制的《江宁府城图》,明代钟阜门的位置上已标注为“小东门”了,钟阜门原先就称为“东门”,P.L盖拉蒂只是添了一个“小”字,应该是可行的。据《南京城墙志》记载:1959年2月,城门两边的城墙发生了部分坍塌,险墙被拆除,城门尚存。1962年12月,城门及附属设施被全部拆除。原址就在今天的建宁路东段北侧。
“小北门”即明初被封的“幕府门”
在P.L盖拉蒂绘制的《江宁府城图》上,在金川门与神策门之间多了一座城门,名曰“四扇便门”即“小北门”。
《南京城墙志》记载:“草场门辟建于清末1908年,丰润门开建于1909年。”却没有小北门(四扇便门)辟建的记载。
小北门(四扇便门)面对幕府山,查阅历史文献:1、《明太祖实录卷·九十八》记载:“洪武八年三月,置行用四库于应天府聚宝、幕府、仪凤三门及会同桥。”2、《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十四》 记载:“洪武十年八月,癸酉革在京幕府、金陵二门。”上面二条文献说明了:1、明朝初年建造城墙时并非十三座城门,而是包括“幕府”“金陵”二门在内的共十五座城门,肯定了幕府门的存在。2、“幕府”“金陵”二门只是在1377年(洪武十年)被“革”,即封闭起来了。按照明初城门命名的规律,聚宝门面对的是聚宝山,三山门的左侧有三山,石城门的右侧为石头城,清凉门背对的是清凉山,定淮门原称马鞍门,因临近马鞍山而得名。那么,面对幕府山的城门应该是幕府门了。
既然幕府门被下旨封闭了,总不会将这座城门及附属设施全拆了再建城墙吧,用城砖、泥浆封闭起来是最可行的办法。这下就可解释为什么《南京城墙志》上没有开辟小北门(四扇便门)的记载了,因为,只是打开一个城门洞而已。据《南京城墙志》记载:小北门于1956至1957年间被拆除,原址在今天的钟阜桥南。
“小北门”短期被称为“四扇便门”
那么,为什么新打开的“小北门”被称为“四扇便门”呢?查阅1874年(同治十三年)《同治上江两县志·卷五城厢考》记载:“城内基层行政划分‘右西北第二十五甲’条目如下:‘百子亭、神策门口、府后岗、双沟、门楼、北菜市口、狮子桥、十八家、万家巷、紫竹林、四扇北门’。”这里的11处条目都是地名,都在今南京老城区内的北部区域。而“小北门”也在今南京老城区内的北部范围,正好与“四扇北门”地名重合,“小北门”地处“四扇北门”的辖内,城墙下的地名叫“四扇北门”,城墙上的城门称为“四扇便门”就说得通了。法国人P.L盖拉蒂不知晓几百年前幕府门的来龙去脉,因为他只是将“小北门”命名了一个新的名字,不能算作讹错。从现有的资料看,只有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由法国人P.L盖拉蒂绘制的《江宁府城图》将“小北门”标注为“四扇便门”,8年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南洋陆地测量司绘制的《南京北部图》则错误地将“四扇便门”即“小北门”标注为“钟阜门”了。
《同治上江两县志卷五城厢考》记载:“‘右西北第二十五甲’:‘百子亭、神策门口、府后岗、双沟、门楼、北菜市口、狮子桥、十八家、万家巷、紫竹林、四扇北门’。”
“四扇便门”又被错认为“钟阜门”
接下来的1910年(光绪三十六年)陆师学堂绘制的《金陵省城全图》上,明代“钟阜门”依然标注为“小东门”,而原“四扇便门”即“小北门”继续错误地标注为“钟阜门”。
为什么会错误地标上“钟阜门”呢?从这座城门的规制和规格上看,是正宗的真正的明代城门。加之,“钟阜门”堵塞的时间太久,又被法国人P.L盖拉蒂在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绘制的《江宁府城图》上改称为“小东门”,客观上造成了“钟阜门”的消失。这座样式及风格与明城门完全相同的城门,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消失了的“钟阜门”,在没有经过严格论证的情况下,原先被“革”的幕府门,即后来的四扇便门,又称“小北门”的城门,就这样被错误地命名为“钟阜门”了。
修小北门后道路时
被错命名为钟阜路
查阅民国期间1929年、1932年、1936年、1948年的地图,大致相同,明代真正的钟阜门依然标注为“小东门”,原“四扇便门”即“小北门”依然错误地标注为“钟阜门”,但这时绘制地图的工作人员因为拿不准,又在“钟阜门”的旁边加上一个“小北门”字样,表示这座城门既称为“钟阜门”,又叫“小北门”。但在1933年、1941年、1946年的民国地图上均准确、清楚地标注为“小北门”。
查阅《鼓楼区志》:“福建路,西起中山北路,东至福建路桥,民国十六年(1927)始建,以福建省命名。”再看1950年的《南京市第五区街道详图》,福建路西南起于中山北路,至东北“钟阜门”“小北门”止。可以看出,经过23年的建设,福建路已延伸至“钟阜门”“小北门”了。
查阅1990年《南京市区旅游交通图》:福建路,1927年后延伸的部分已被命名为钟阜路。《鼓楼区志》记载:“钟阜路,西南起于福建路,东北至钟阜桥。1982年建,因钟阜门得名。”至此,终于找到钟阜路名在错误的城门名字误导下继续错误的原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