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可能是最容易让人讨厌的季节。 天早早就黑了,加班结束,挤在通勤路上的职场人似乎也比其他时节更容易劳累,完全没有心情撸串喝酒放松一下,只想尽快回家,躲在被窝里。 就算有心出门吃吃转转,可能也不容易找到地方。在很多城市的冬天,不管是商场还是餐厅,都比夏秋时节关得更早。外卖软件里,烧烤或许还在营业,但等食物送到,可能已经是凉的了。 想在冬天的夜里有点生活,就这么难吗? 要过夜生活,得发展夜间经济 左右着你夜生活质量的,实际上是“夜间经济”。 什么是夜间经济?夜间经济主要指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所发生的,发生在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方面的商务活动。 早在1984年5月,广州就已设立全国第一个灯光夜市——西湖路灯光夜市。小摊小贩聚集在一起,铺两块塑料,立起铁架子作隔板就能做生意,与现在人们逛的“夜市”并无二致,这也是中国夜间经济的1.0版本。 到了2000年前后,全国各地的夜市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娱乐需求的不断增加,“夜市”逐渐被“商圈”所取代,例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广州的北京路等。承包人们吃喝玩乐需求的商圈,是夜间经济的2.0版本。 如今,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加上消费习惯变化带来的新需求,“夜间经济聚集区”的概念应运而生,可以说是夜间经济的3.0版本。这一概念融入了更多文化内核,更加强调地区特色化与管理规范化,关注那些住所附近没有商圈的居民如何过好夜间生活。 千万别小瞧中国人民在夜间的消费能力,就算是2.0版本的时代,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可以说,夜间是消费的“黄金时段”。 而“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不言而喻,2018年,居民消费支出对中国GDP的贡献率比重已达到76.2%,且已经连续8年保持上升趋势。这么一看,大家积极过夜生活,就相当于参与了千亿级的大项目啊!
除此之外,夜间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可以满足社畜们的消费需求、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增加大家的幸福感,还能延长城市生活的活跃时间,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改善城市民生: ——比如,你也可以选择下班后再去搞搞副业,去地铁站附近卖烤冷面创收。 为了让夜生活丰富起来,不只是你在操心,国家也在操心。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鼓励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 截至目前,北京、天津、南京、成都等多个城市都发布了相关的政策来鼓励夜间经济的发展。例如,天津举办了“夜游海河”“夜赏津曲”“夜品津味”“夜购津货”等一系列主题活动;陕西西安趁《长安十二时辰》热播之际,延长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白鹿原影视城等多家景区的开放时间等。
不过,这些看起来都是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实际上,发展夜间经济并不是大城市的专利,三四线小城市也对夜间消费有着极大的热情。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小城市的消费潜力有更多的释放空间。 中国的夜间经济,发展得如何了? 一个城市夜间经济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市民的贡献,城市的社畜们白天总是呆在办公室里发挥螺丝钉作用,为宏观经济的运行添砖加瓦,到了夜晚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可以说,社畜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夜间活动不仅是平淡又枯燥生活里惊喜的一部分,也是一座城市生命力的延续和活跃度的重要标志。 大部分你在夜里爱做的事,都能包含在夜间经济的范畴内。例如,你周五下班后约上三五好友去烧烤店一边撸串一边聊天排解苦闷,吃饱喝足后打车去那“深夜酒吧”尽情摇摆蹦迪到天明。到了周六,你和你对象前往隔壁城市准备去看周杰伦的演唱会....... 餐饮(撸串喝酒)、出行(打车)、娱乐(蹦迪)、文体活动(看演唱会)、旅游消费,总有一个方面你会掏出钱来消费。它们是夜生活的五个组成部分,也是夜间经济繁荣的重要体现。 在这里,我们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重庆、西安、长沙、武汉十座城市,来呈现中国主要城市的夜间经济发展情况。 1. 餐饮篇 要想夜间经济好,夜宵少不了。没有什么是撸一顿串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撸两顿。 根据口碑平台的数据,在22点之后,城市餐厅营业逐渐迎来尾声,但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店铺在22点后仍旧营业,为加班的人们带去一些温暖。 即使熬夜通宵也不用发愁,仍然有一些店铺营业至凌晨,它们还能为你提供后勤保障。
分城市来看,深圳是夜间餐厅占比最高的城市,22点之后仍在营业的餐厅占49.79%,是当之无愧的夜间美食之都。这也意味着,深圳的社畜和其他城市相比,更容易随时随地吃上热腾腾的宵夜。 位居第二的也是以美食闻名的广州,从艇仔粥、双皮奶到火锅烧烤,总有一款能满足你的胃。其次是不甘示弱的杭州,22点后营业的餐厅占比达到47.85%。 下班回家只想躺尸,不想出门?在家也一样能大饱口福。 在饿了么平台,北方夜间外卖订单主要集中在20-22点,越往南方走越平衡,深夜点单的人比例也稍高于北方。看来在“吃”这个永恒的话题上,北方还是输给了南方。 以北京和深圳的对比为例,到了23点,北京用户的外卖下单占比为9%,而深圳用户的外卖下单占比高达14%。到了凌晨两点,北京用户的外卖下单占比已经下降到1%,但深圳仍然还有3%。
总之,不论是深夜还未打烊的餐饮店,还是通宵营业的外卖,你的胃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为商家提供了商机。 对于吃货来说,外卖肯定无法满足他们对美食的需求。好吃的馆子离家太远,如果交通不便,出门之前,还得做一番思想斗争。 2. 出行篇 对于夜晚活动的人们来说,“出行”实在太重要了。夜间公共交通决定了我们可以走多远,以及可以多晚回家,它们为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 通过统计十个城市22点之后还在运行的公交线路数量占比,可以看到,占比高于10%的有5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 最高的是上海,22点后还在运行的公交车线路比例达到28.64%,其次是广州和深圳,占比分别为26.88%和22.03%。
总体上地铁虽然没有公交运行的时间晚,但它的收班时间也能反映这个城市居民的夜间活跃程度。 在这十个城市中,末班车到达时间都在24点之后。其中,最晚收班的是北、上、深的地铁,收班时间最晚的达到了凌晨一点,不过只有周末或节假日期间才有这种待遇。
对比之下,地铁在零点之后收班的城市以南方城市为主,北方城市仅有北京、西安和与北京时间有实际时差的乌鲁木齐,南方夜生活更丰富实锤了。 出行的便捷为娱乐提供了前提,对很多大学生以及住在偏郊区的居民来说,想要进城玩乐,方便的交通必不可少。毕竟由于商圈集中,电影院和好的酒吧也都在城市中心地带。 3. 娱乐篇 下午买买逛逛,傍晚吃顿大餐改善生活之后,在环境良好的电影院看部电影,再去酒吧喝酒放松,再惬意不过了。 比较让人意外的是,中国最爱喝酒蹦迪的城市,其实是拥有3104所酒吧数量的成都,之后才是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这四个一线城市。
在不眠不休、灯红酒绿的夜里,成都的九眼桥、上海的衡山路、北京的三里屯和工体,是否有你摸了电门一般的蹦迪身影? 除了蹦迪喝酒这种年轻人喜欢的活动,看电影就显得老少皆宜多了。毫无疑问,夜间时段是电影消费的高峰,也是都市消费的新增长点。
我们选取了2019年12月1日淘票票上夜场电影的数据,结果显示,成都、上海、北京和广州的夜场电影场次占比最多,分别为45.11%、42.72%、41.75%和41%。电影夜场场次占比最少的是西安,不过其夜场电影占比也超过了三分之一,比例达到39.93%。 不喜欢喝酒撸串、逛街、蹦迪这些过于娱乐的项目?没关系,还有一些不耗费体力,更加“高端”的文化项目可以选择。 4. 文体篇 虽然你可能听到中国足球就想叹气,但是中超联赛里不少比赛还是非常精彩的。此外,你可以选择去看演唱会,和近万歌迷一起大合唱,一起热泪盈眶,也可以选择当一个安静的听众,坐在剧院里静静地欣赏艺术表演。 举办演唱会或是比赛,都离不开完善的城市基础建设。而且,一个城市能否支撑演唱会或赛事的举办,和城市的交通、通信、饭店旅馆等息息相关。 那么哪座城市的文化娱乐活动最丰富呢?如果以2019年12月3日可以买到的演出门票来看,上海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文化娱乐之都,有多达179场演出可供选择。
作为中国现场娱乐的先锋城市,上海也是很多外国知名歌手来华演唱的首选城市,演出安排一不定有北京,但一定会有上海。 北京以166场紧随其后,深圳和杭州紧随其后。相比之下,重庆和西安演出较少,而同为中部城市,武汉可以买到的演出场次,是长沙的两倍。 和演出类似的,体育赛事也是扎堆在一线城市举办。2019年上半年,北京已经举办了212场市级体育赛事,上海举办了214场,把广州和深圳甩在身后。 不过,深圳也在奋起直追,近年来更是在网球领域发力,接棒新加坡成为女子网球年终总决赛的举办地。
演唱会、音乐会、体育赛事,这些面对的可不仅仅是本市的市民,还会吸引大批外地游客前来旅游和消费。 周杰伦的演唱会一票难求,上架就秒没。好不容易容易抢到门票的外地游客,不仅要买往返的车票,演唱会开始之前还要买一杯珍珠奶茶,和陪伴自己长大的周董一起发胖。 5. 旅游消费篇 既然都出来旅游了,晚上也不能闲着。白天时间不够逛完景点?那么晚上接着逛也不错。在晚上出去玩耍的人群中,除了本地人,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外地游客。有没有游客是一个城市吸引力的重要表现,游客也为城市的夜间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景点的热闹早已不仅仅属于白天,有些景点晚上比白天还有看头。我们爬取了“驴妈妈”网站中十座城市夜游景点的营业时间,送给你这份夜间旅游指南。 在“驴妈妈”网站中,十个城市常见的夜游项目有游船、夜景观光、主题公园夜游、灯会、庙会和夜市等。
如果以景点关门的时间作为判定标准,在十大城市中,夜游活动最丰富的是深圳和成都,最少的则是杭州和武汉,北京和上海不相上下。 每个城市的夜游活动和城市的地理人文特色密不可分。例如,靠水的城市通常都会打造“X江夜游”式旅游景点,像广州的珠江夜游和武汉的长江夜游。 除此之外,也不乏更加有新意的夜游玩法。例如,如果你想穿越回民国时期,可以选择登上武汉的“知音号”游轮,完全复刻民国场景,无论是打卡还是欣赏歌舞剧,都是放松心情的绝佳去处。 景点逛累了,就找个购物中心吃个饭再逛个街休息一下。不论外地游客还是本地人,城市分布的各处购物中心也为逛吃逛喝提供了便利。在购物中心就免不了要消费,他们的消费力是夜间经济的直观体现。 通过统计大众点评上十座城市主流购物中心的营业时间分布,发现大多数购物商场的营业时间集中在10:00-22:00。
有些城市的商场会在周末延长半小时营业时间,但即使这样,也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热情。你是不是也有过在商场逛到快关门仍然意犹未尽的时候?是不是也曾有看夜场电影却不得不走空旷的员工通道才能出去的经历? 当购物中心陆续停止营业时,永远向你敞开怀抱的,除了家,可能就只有 24小时便利店了——在你上床之后突然感觉饿得不行而家里只有盆栽能啃时,便利店还能温柔的为你兜底。 在便利店的数量分布上,南北方之间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与南方城市走两步就能有一家便利店的盛况相比,北方地区不仅数量落后,夜间营业的比例也不高。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从2017年中国主要城市便利店24小时经营比例来看,前十名里有9个南方城市,只有1个北方城市——大连。 从选取的十大城市来看,重庆市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比重是最高的,高达82.5%。北京24小时连锁便利店的比例仅为44.4%,甚至低于乌鲁木齐。 也难怪北京有“便利店荒漠”的称号了,想要在北方的寒冬里找个便利店买点热饮,暖暖身子,真的有点难度。 整体看下来,南方的夜间经济要比北方发达不少,当然,这也和温度有关。在寒冷的冬天,北方人只想窝在屋里享受暖气,出门需要极大的勇气。 乐建其城——打造兴旺的夜间之城 要发展夜间经济,让全民过上更好更丰富的夜间生活,有一个前提很重要——支付便利。 在移动支付的时代,一部手机走天下。晚上出门遛弯逛街,背包太重,拿钱包麻烦,只带卡又怕丢,还是手机最便利。 长期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了移动支付,主要的消费场所基本都支持主流的移动支付方式。所以在很多年轻人眼里,不支持移动支付才不正常。 但是,《2019中国移动支付发展指数报告》的数据显示,上海的移动支付指数排名遥遥领先,杭州和北京位列第二第三。不少省会城市的支付指数不到上海的一半,还存在不小的差异。 要衡量城市移动支付的发展水平,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分别是:移动支付信息化基础、商业消费支付和政务民生服务支付。 “移动支付信息化基础”指城市移动支付发展的基础条件,包括网络接入率、移动手机普及率和支付宝用户覆盖率。“商业消费支付”能够反映居民通过移动支付进行商业消费的发展情况,包括线上和线下两个消费场景。 “政务民生服务支付”指的是居民通过移动支付使用政务和民生服务的发展情况,政务服务包括:公积金、社保、交管、出入境、户政和财税服务等,民生服务主要包括教育、医疗、交通出行和生活缴费等。 要搞夜间经济,可不只是商业消费一个方面。晚上想方方便便的坐个车,缴纳电费、水费,在一些中小城市还是比较麻烦的。毕竟,在很多小地方,现金支付依然是主流。而对于中老年消费者来说,他们也还是更习惯于用现金。 整体来看,新一线城市商业消费指数普遍偏高,说明商业领域的移动支付发展较好,而信息化基础指数普遍偏低,信息化基础设施依然不足。 除了杭州、南京、苏州和武汉的政务民生发展较好外,其他城市政务民生支付发展一般,有待加强。从各类型城市平均值的对比来看,新一线城市除了在分项指数政务支付与一线城市相差不大外,其他指数差异巨大,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当然,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大家更关心的还是自己能够得到多少实实在在的便利,只要手机有电,大晚上出门,在哪里消费都可以轻松付钱;夜里想要缴纳电费、水费、燃气费,手机点几下就可以充值,而不是第二天跑去网点交钱。 此外,没有什么比优惠更能刺激大家的消费意愿了,不然双十一销售额也不会年年涨。要让工作劳累了一天,想要在家休息的人们迈腿出门,优惠是很有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