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古以来民间留有许多与果品相关的民俗。历史上南京城南中华门、水西门和城北下关等地均有水陆码头,一年四季各种瓜果的交易非常繁盛。晋代文学家左思在他的《三都赋》中就有“丹橘馀甘,荔枝之林,槟榔无柯,椰叶无荫,龙眼橄榄,石榴御霜”的记载。明代画家仇英曾绘有《南都繁会图卷》,画中南京繁华街市不同类别的店铺就有109种之多,其中有举着果盘沿街叫卖的商贩,也有高悬“南北果品”“枣庄”等醒目市招的果品商号。
南京最早的果业行会组织
明清两代,南京民间果品行业还处于零散无序经营的状态,直到清末民初,随着下关长江水运的发展和沪宁、津浦铁路先后通车,给南京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北货业同业公会于1872年创办于南京水西门外上新河大王庙,当时名为“北货业公所”,清宣统元年(1909)迁至南京城南生姜巷43号,更名为“北货果业公所”(2008年被拆除),是南京最早的北货业同业公会。同时原址位于今牙檀巷4号成立了“南货业同业公会”。
南京的北货业主要经营北方的干鲜果和干咸菜及桐油、石膏等土特产,同时也经营南方及国外的进口水果。北货业同业公会为行会性质的民间组织,公会立有章程,其宗旨是“维护增进同业之公共利益及矫正营业之弊害”。据1941年同业公会的章程规定,公会成员应为南京市行政区划内、以经营北货干鲜果酒业的公司及行号,并由各公司行号推荐代表作为公会的会员代表。公会同时设立理事会,由常务理事具体行使执行监督公会的各项职能。
北货业同业公会成立以来,南京的果品市场和经营得到一定程度的规范,理顺纠正了一些无序竞争行为和商业陋习,在当时商界有一定的影响,一些较大的行栈和店铺纷纷申请加入公会组织。据当时资料统计,1934年全市登记注册并加入北货业同业公会的北货行号有71家,1941年已增至103家,到1949年时公会已有会员145家。
北货业同业公会还根据民间的传统习俗在行业内举行各种活动,如打“太平醮”和“百花仙子会”等。打“太平醮”是旧时民间各行各业普遍举办的一种祈求“生意太平”的活动,北货业的“太平醮”仪式在公所内进行,届时同业相聚并请僧侣做法事,祈祷全行业生意兴隆。“百花仙子会”更有传统色彩,因为果品行业历来信奉百花仙子,每年要为百花仙子祝寿,祈求水果丰收,行业兴旺,举办活动时公所内热闹非凡,可见北货业同业公会在当时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1949年南京解放以后,北货业同业公会改组为南京北货干鲜果酒业同业公会,并将会址设在当时交通便利的下关静海寺14号,而城南生姜巷43号的原址则改为城内办事处。北货业同业公会在政府的领导下,各行栈和商号开展了革除各种陈规陋习活动,并将南京北货业的销售活动纳入社会主义商业改造之中。业内一些旧“行规”,如“接江”、玩“花秤”和“一秤多砣”“大秤进,小秤出”等欺诈手法,还有在业内使用的“坎子话”,即在经营过程中用暗语、隐语或手势来表达的不正当手段逐渐得到纠正。
清末民初南京果品商号初具规模
清末民初,随着南京长江水运和浦口、下关铁路枢纽的形成,南来北往水果的销售量成倍增长,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南京的果品市场已开始出现专业水果摊贩,经营北货、南货为主的果品行栈和开设于商业繁华闹市的水果专营商店并举的局面,初步形成了南京果品零售业。
据史料记载,自1920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南京市区较有规模的有字号果品商店就有50余家,主要分布在城南的中华路、太平路、夫子庙贡院街以及新街口、中山东路、山西路等闹市区,还有与下关火车站、长江码头相邻的热河路一带。当时这些果品商店有“本帮”和“苏帮”之分。“本帮”果品商店主要是由南京本地的水果摊贩开设,“苏帮”则是由上海、苏州、无锡等地的水果商人利用过去“海派”的经营优势及特色入驻南京开店,逐渐形成有特色的“苏帮”,对南京果品行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本帮”果品店以位于太平路和贡院街的春泰祥、美林、鹤林、绿宝、伏永和、锦长泰和鑫泰祥、金山等为代表,“苏帮”果品店则以位于太平路的正大、茂林、大陆和金刚等为代表。“本帮”和“苏帮”在市场上相互竞争,促进了南京果品零售业的发展。
全面抗战爆发后,特别是日军攻占南京后,一些商店被烧毁或被抢劫一空,使这些商号损失惨重。抗战胜利后,一些果品店又在原地或重新择址开业,但也有一些果品店元气大伤,再也没能恢复,如“苏帮”的正大、正太、大陆、金刚等老牌字号从此歇业。
当年位于大行宫附近的春泰祥水果店是最早的“本帮”果品店之一,春泰祥除仿照“苏帮”的门面装修和商品陈列外,特别注重水果质量和信誉,并高薪从上海南京路上的一家水果名店雇用了一位会管理懂外语的员工,当时南京的许多外国使馆都到春泰祥来订购水果。春泰祥同时还备有几辆自行车随时为客户送货上门,很快成为“本帮”果品店的佼佼者。春泰祥果品店于上世纪90年代初因城市规划被拆除。
新中国成立后果品商号遍及全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南京的中央商场、新街口百货商店、鼓楼副食品商店、“和平大楼”、下关解放商场等十几家大中型商场都相继设立果品专柜,开展果品零售业务。1954年南京市成立茶食干鲜果商业同业公会,并于1956年实施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改造,当时南京较有名气的金山、春泰祥、绿宝、茂林、金门、伏永和、胜利、新新等22家果品店均实行了公私合营。
当年,中央商场、新街口百货商店等大型国有商场是老百姓购物的首选场所,那些年商场内开设的果品特色专柜一年四季品种齐全,生意十分红火。上世纪70年代后期,因中央、新百等大型百货商场调整经营格局,以销售百货为主,相继取消了果品和食品专柜,南京的果品经营自此逐渐向专业化的果品商店转移。
1962年,经营果品的专业公司南京市果品公司成立,全市果品行业实行统一计划销售与管理。公私合营的春泰祥、茂林、大同、胜利、金门、绿宝、全民、益大以及后来组建开业的汉中、海林、长江、梅林、车站、金陵等果品商号均隶属市果品公司直接管理,此外还有一些专营或兼营果品的商号分布在市区各处,共有四百余家,比较有名的商号有鲜美、东海、大行宫冠生园、太平村、杨福记、聚星、庆丰、永安商场、鼓楼食品商店等。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规划的需要,许多地处闹区的老字号果品商号相继被拆除,传统果品销售则被连锁超市或农贸市场所取代,这些消失的果品商号从此留在老南京人的记忆之中。 |
|